機械精品加工廠
我公司是科研開發和制造為一體的生產型企業,自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等先進設備,專業從事鋁材銅材鋼材等銅、鋁'鋼制品的研發、銷售和深加工業務。模具加工和承攬設計發明。正在研發加工莜面魚魚機和噴碼機。專業生產非標螺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螺紋。 |
|
|
機床產銷高開低走 滾動功能部件產業何去何從 |
從2002年開始,機床工具行業一直保持著20%~30%的高增長,遠遠高于GDP的增長率。在其牽引帶動下,滾動功能部件行業迅速火了起來,國內屈指可數的幾家擁有自主品牌的生產企業加班加點還是滿足不了用戶對滾珠絲杠的旺盛需求,這樣的好日子讓上下游企業都皆大歡喜。 由于市場火爆,來自不同渠道的資金大量涌入,短短幾年,滾動功能部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到80多家,產銷量成倍增長,到目前為止,滾動功能部件分會都無法拿出一個較為完整且讓人信服的統計數據。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快了,快得讓人不可思議,就連很多業內人士都沒有想到機床工具行業的擴張與繁榮會在2008年的第二個季度悄然止步。隨之而來的是與滾珠絲杠企業息息相關的通用機床和中小型機床生產企業的產銷量自7月份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下滑,“合同量不足”在行業內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 面對急轉直下的市場,一位企業老總在10月中旬的第九屆北京機床展會上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機床企業和滾動功能部件企業的“蜜月期”正式結束了。 領跑與跟跑 一位多年從事滾珠絲杠經營管理工作的劉先生認為,機床產業和滾動功能部件產業存在一個“領跑”與“跟跑”的關系。機床業發展的越快,滾珠絲杠企業就“活”得越好,彼此形影相隨。 近幾年機床市場需求旺盛,的確帶動了滾珠絲杠產業的發展,幾家上規模的滾珠絲杠企業在國內市場形成了所謂的“第一梯隊”,基本占領了70%的市場份額。為了擴大產能,一些骨干企業大都采用抓大放小的戰略,據說在形勢好的時候,小批量或低于20萬元的合同訂單基本不接,這種做法無意間給中小滾珠絲杠生產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生存空間,臺資企業借機乘虛而入,用“蠶食”的方式通過以質量取勝的營銷手段逐步擴大市場份額,不但在大陸市場站住了腳跟,而且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此時國內的幾家骨干企業也正在為雪片一樣飛來的訂單忙得不亦樂乎呢!為了不耽誤交貨期,有些企業干脆采用“一頭在外”的方式擴大產能,把產品的粗加工業務成批量委托給民營企業來做,只把關鍵工序如精密加工、精密檢測等核心工序留在企業內完成。前所未有的好形勢絕對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 此時,一批又一批骨干企業的離退休人員似乎人人找到了用武之地,有的退休后另立山頭,有的發揮余熱跟人合資干起老本行,使原來神秘的滾珠絲杠生產工藝流程很快在中小企業普及開來,從而形成了中小企業在低端產品市場(主要指長度在2.5米以下的低精度絲杠)迅速聚集而產品又過于同質化的現象。 大企業減產 小企業停產 “你們跑得太快,我們跟得太緊,你們一腳急剎,追尾事故就無可避免地發生了”。在前不久某企業舉辦的訂貨懇談會上,某主辦單位領導的一句戲言讓在場的機床企業老總們笑得熱淚盈眶。 據一位從事銷售工作的負責人介紹,此次參會的這些大客戶以前每月對滾珠絲杠的需求量均在100萬元以上,但從今年6月份開始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需求量平均下降了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四分之三,有的企業現在承接的訂單有一部分是在消化庫存。與此相對照的是,合同量的遞減迫使一些企業把早已推出去的粗加工業務又拿了回來,而且在單件、小批量合同承接上又與中小企業展開了競爭,就像不同級別的拳擊手在同臺競賽———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小。由此可以斷言,“寒流”的步步緊逼將對部分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場生死劫難。 “每年的7~10月是企業生產的旺季,各生產車間都開足了馬力,基本上采用三班制,個別車間每天24小時不停機,而今年9、10月份正常上班的職工大慨減少了四分之一,有近三分之二的設備在輪流開動”。盡管某滾珠絲杠生產車間的一位負責人在談及企業的發展現狀時略顯幾分憂慮和不安,但他仍然認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骨干企業與正在嚴寒中瑟縮的中小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實力無法相提并論。 御寒的招數 據了解,近幾年身處第一梯隊的國內滾珠絲杠生產企業無論在技術改造或是在產品研發等方面較前幾年均有長足進步,特別是在3米以上重載、大導程、超長絲杠的生產制造領域都有不凡表現,個別企業在實踐中擁有了自己的獨創“絕活”,并在替代進口的方面已經初見成效。 比如有的通過自主研發采用硬旋銑工藝技術代替了部分傳統的車磨工藝;有的通過進口國外一流設備來提升產品品質;也有的通過新品研發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已向機床以外的鐵路、航空、電工等行業領域穩步推進。這樣的相互較勁明爭暗斗對國內滾珠絲杠企業向高端市場進軍利大于弊。 實際上,長期受行業專家指責的“專業生產水平不高,產業化進程緩慢,個性化服務跟不上、技術研發各自為戰”等老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從產品總體水平看,國內骨干企業的中低檔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差距較小或基本持平,但在高檔產品與國外產品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時也應看到,國內企業的產品交貨期和成本價格與進口產品相比有較大優勢,而且這種喜憂參半的格局很可能還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不可不說,國內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產品研制手段遠低于國外同行企業。 有人說2008年下半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已進入拐點,這話說的不無道理,特別是今秋北京機床展會的冷淡場景成為這個推理的最好注腳。從第三季度部分企業上報的統計數據看,機床工具行業整體下滑的趨勢似乎仍在繼續,但國內骨干企業在第四季度不可能枯守寒冬,一些本能的御寒對策正在陸續出招;蛟S,在此次逆境求存的探索過程中,某些企業采取的突圍方式未嘗不是滾動功能部件產業孜孜以求的“升級之道”? 經濟下滑對機床工具行業的影響也許才剛剛開始。記得一位滾珠絲杠企業的老總在北京西客站與同行分手時說到:“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沒想到對方反問:“寒流來了,梅花什么時候開?”或許,答案就深藏在他們心里,或許,他們心里暫時還沒有答案。
|
|